近期,泰州興化市連續召開鄉村振興座談會,要求住建等部門開展現代宜居農房調研,積極上爭省級試點,在提升農房品質、農房安全隱患整治、低收入群體農村危房改造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、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等工作中,凸顯“興式民居”里下河人文風情。
興化屬吳頭楚尾,是吳文化與楚文化的過渡帶。受地理環境制約和以水路為主導的交通方式影響,歷史上的興化城鄉建筑大多臨水面河而建,建筑既有南方的清秀、典雅,又有北方的雄渾、簡樸,具有濃郁的里下河風情,是江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特有符號。2019年,作為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,興化市陳堡鎮唐莊村民綜合服務中心曾榮獲美國建筑師協會(AIA)“卓越設計獎”。
為充分彰顯里下河生態特色、文化特色、產業特色,探索和推廣具有里下河水鄉特色的“興式民居”,2022年,興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編制了《興化市農房設計與施工通用圖集》,通用圖集里提供了普通農房、獨棟兩層小樓、雙拼兩層住宅的實景圖、設計圖及施工圖,以及單個農房選用圖集戶型,翻建、新建實景圖供村民選用。
作為配套,興化市還制定《農村住房規劃建設管理實施辦法(試行)》,研究出臺《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工作意見》,開展“鄉村建設(帶頭)工匠”培訓,構建鄉村建設工匠、本地設計師、建筑企業信息庫和農房設計圖集“三庫一圖”工作體系,指導專業力量參與農房設計、建設施工,引導農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建筑企業承建;發布本地信用評價良好的施工企業名錄,供農戶選擇。鼓勵更多的農民設計師、農民工程師參與農房改善工作,不斷改善鄉村建筑風貌,打造富有里下河湖蕩地區特色的“興式民居”。
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川表示,這一圖集充分尊重了村民生產生活實際需求,用樸實自然的手法塑造鄉土特色,更有利于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過程中護住鄉土、記住鄉愁、留住鄉情。
鄉村振興,要注重區域特色,尊重文化差異,才能實現鄉村振興多樣化發展。鄉村不美、農民不愛、游客不喜,振興則無從談起。興化市住建局局長陳建中說,興化市圍繞完善住房功能、改善居住條件、提升村容村貌三個關鍵點,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民集中居住區高起點謀劃、高標準布局、高品位設計、高質量建設,引導農戶主動選擇圖集房型進行農房建設,把好農村建房“風貌關”。
據了解,興化市把農村住房條件改造改善作為“鄉村振興1號工程”高位推進,新一輪農村住房條件改善專項行動五年計劃改造改善農房20000戶以上。
堅持“盡力而為”與“量力而行”相結合,堅持“立足當前”與“謀劃長遠”相結合,興化市將持續推進“多規合一”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,堅持農房和村莊現代化建設總體目標,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,提升生態宜居和美鄉村建設水平,推動鄉村建設實現更大突破。